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下,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 的问题。然而,由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性以及金融市场环境的复杂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着诸多风险。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特征
1.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价值受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市场需求变化、法律保护期限等多种因素影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标准和方法体系。不同评估机构采用的评估方法和参数存在差异,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主观判断也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使得知识产权价值难以准确衡量,容易出现估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增加了质押融资的风险。
2.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的权利稳定性存在较大变数。首先,知识产权存在权属纠纷的可能。企业在获取知识产权过程中,可能由于合同约定不明确、合作研发权益划分不清等原因,导致知识产权权属存在争议。一旦发生纠纷,将直接影响质押融资的有效性。其次,知识产权可能面临被宣告无效或撤销的风险。
3.市场风险
知识产权的市场接受度和变现能力直接影响质押融资的风险水平。部分知识产权虽然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但可能由于市场需求不足、推广难度大等原因,难以实现产业化应用和市场价值转化。即使知识产权对应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进入市场,也可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销售不畅,知识产权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在知识产权处置环节,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尚不完善,交易信息不对称,缺乏活跃的二级市场,使得质押的知识产权在违约处置时难以快速找到合适的买家,变现难度大,金融机构可能面临较大的折价损失。
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源于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对于企业而言,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因市场环境变化、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出现违约行为。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对特点
1.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
为降低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需构建统一、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体系。一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市场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评估指引和操作规范。明确评估参数的选取原则和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加强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管理。建立评估机构资质认证和信用评级制度,对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进行定期考核和监督。加强评估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确保评估工作的质量和公正性。
2.强化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法律风险防范。金融机构在贷前调查时,应仔细核查知识产权的权属状况,要求企业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查询和验证。同时,明确约定知识产权质押的范围、期限、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签订详细的质押合同,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规、清晰明确。在贷后管理中,持续关注知识产权的法律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权属纠纷、无效宣告等风险事件。
3.完善市场机制与风险分散
为应对市场风险,需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提高交易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知识产权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和高效流通。同时,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市场推广、技术转移等一站式服务,提高知识产权的市场转化效率和价值实现能力。在风险分散方面,金融机构可以探索多样化的风险分担模式,如与担保机构合作,由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担保;引入保险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产品,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市场。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后悔没早知道!原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还有这些隐藏加分项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