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盘活“知产”、转化“资产”提供了新路径。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若企业忽视关键要点,很可能导致融资受阻。
一、明晰政策要点:掌握融资基础
1.政策支持体系
广东省构建了多层次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支持体系。省级层面出台专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给予风险补偿。例如,根据《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对金融机构因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生的本金损失,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偿,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同时,各地市也因地制宜推出配套政策,如广州市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专项资金,对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深圳市则通过建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对接桥梁。企业若不了解这些政策,可能无法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增加融资成本。
2.适用知识产权范围
并非所有知识产权都可用于质押融资。在广东省,可质押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但对于一些稳定性差、价值难以评估的知识产权,如处于无效宣告程序中的专利,金融机构通常不予接受。企业需准确判断自身知识产权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会因知识产权类型不符导致融资申请被拒。
二、熟悉操作流程:避免流程失误
1.前期准备阶段
企业首先要对拟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自我评估,分析其法律状态、技术价值、市场前景等。可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出具权威的评估报告。同时,企业需准备详细的融资方案,包括融资金额、用途、还款计划等。此外,还应梳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资料,向金融机构展示企业良好的还款能力。若企业忽视前期准备,如未对知识产权进行准确评估,可能导致评估价值与金融机构预期不符,影响融资额度和成功率。
2.融资对接阶段
企业可通过广东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组织的银企对接会等渠道,与银行、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进行对接。在对接过程中,企业要清晰阐述知识产权的优势和企业发展规划,增强金融机构的信心。以某科技企业为例,其在对接会上通过详细展示专利技术的创新性和市场应用前景,成功吸引了银行的关注,获得了融资意向。但如果企业在对接时表述不清,未能突出知识产权价值,可能难以获得金融机构青睐。
3.合同签订与登记阶段
双方达成融资意向后,需签订知识产权质押合同和借款合同。合同条款应明确质押知识产权的范围、担保金额、期限、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企业要仔细审核合同条款,避免潜在风险。合同签订后,企业需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手续。对于专利质押,需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商标质押则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办理;著作权质押在作品登记地的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未办理质押登记,质押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导致融资失败。
三、关注关键问题:破解融资障碍
1.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题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质押融资的核心环节,但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创新性、收益不确定性等特点,评估难度较大。不同评估机构采用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评估结果波动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选择具有资质和经验的评估机构,并与金融机构沟通协商,争取采用双方认可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同时,企业可提供知识产权的相关证明材料,如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等,辅助评估机构准确评估价值。
2.风险防控与处置困境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较高风险。若企业经营不善,无法按时还款,金融机构处置质押的知识产权可能面临诸多困难。为降低风险,金融机构通常会要求企业提供额外的担保措施,如第三方担保、不动产抵押等。企业在融资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承受能力,合理选择担保方式。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避开这些坑!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常见风险预警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