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首台套项目实地核查重点关注什么?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5-05-09 14:33

  一、实地核查三大核心关注点

  1. 申报材料真实性核查

  重点内容:核查装备产品是否属于《目录(2024年版)》最末级目录对应产品,专利证书、检测报告、销售合同等材料是否真实有效。

  佐证要求:需提供装备实物、技术参数对比表、发明专利原件、第三方检测报告(如省级以上质检机构出具)等。

  政策依据:根据2024年通知,申报产品需“具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且发明专利内容与装备核心技术直接相关”。

  2. 装备自主化率达标性验证

  计算标准:成套装备自主化率≥70%(自主知识产权或国产化设备及部件价值量占比),核查时将核对设备采购发票、部件清单及价值核算表。

  常见陷阱:部分企业误将进口部件计入国产化范围,或未正确区分“总成”与“核心部件”分类,导致计算偏差。

  3. 销售合同合规性审查

  关键要求:

  销售合同需为2024年1月1日后签订,且买方单位与申报企业无股权关联。

  合同需明确装备型号、技术参数、价格及交付时间,并提供付款凭证。

  典型案例:某企业因合同未注明“首台套”专用条款,被认定不符合“首次销售”要求。

广东省首台套项目实地核查重点关注什么?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企业申报四大高频问题及应对

  问题1:申报产品与目录匹配度不足

  表现:产品技术参数与目录要求存在偏差,或未对应到最末级目录。

  应对策略:

  对照《目录(2024年版)》逐项核对技术指标,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技术查新。

  提前与属地工信部门沟通,确认产品分类的准确性。

  问题2:自主知识产权有效性存疑

  表现:使用外观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充数,或发明专利与核心技术关联性不足。

  应对策略:

  确保发明专利授权日在申报截止前,且权利要求书明确涵盖装备核心技术。

  同一专利不得重复用于多个产品申报。

  问题3:自主化率计算不达标

  表现:国产化部件价值量核算依据不足,或未剔除进口部件成本。

  应对策略:

  建立装备BOM(物料清单),分类标注部件来源,并附供应商证明。

  提前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价值量评估。

  问题4:销售合同存在关联交易风险

  表现:买方为关联企业,或合同条款缺乏关键要素(如验收标准)。

  应对策略:

  优先选择非关联单位作为首台套用户,并在合同中增加“首台套专用条款”。

  保存完整的交付验收记录及用户使用反馈。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视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