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2024年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技术改造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然而,在实际申报过程中,不少企业因忽视一些关键细节导致项目初审不通过或资金拨付延迟。
本文根据最新政策文件及多位项目评审专家的反馈,整理出广东技术改造项目申报中最容易被忽略的5个细节 ,供企业参考。
一、申报方向与政策支持范围不符——“对不上号”直接被淘汰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之一。
佐证依据:
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粤工信函〔2024〕106号),明确要求:“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领域。”
企业常见误区:
l 认为只要是技改就能申请;
l 忽略了具体支持领域(如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优先行业);
l 未结合本地区特色产业政策进行匹配。
建议做法:
在申报前,仔细对照当年发布的《申报指南》中的“支持方向”章节,确保项目内容完全契合政策导向,避免“张冠李戴”。
二、项目投资构成不清,设备清单混乱——材料不规范影响评审打分
许多企业在准备申报材料时,仅提供一个简单的设备采购总金额,却忽略了详细的设备分类、用途说明及发票凭证的准备。
专家点评:
“我们在评审中发现,很多企业的设备清单没有注明设备名称、型号、单价、数量,甚至连设备是否已购买都没有说明,这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某省工信系统技术改造项目评审专家
企业常见问题:
l 设备清单过于笼统;
l 投资明细与财务报表不一致;
l 没有区分软硬件投入比例。
建议做法:
建立清晰的投资构成表,详细列出每项设备的技术参数、用途、价格,并尽量附上采购合同或发票复印件,增强材料可信度。
三、项目立项时间不符合规定——时间节点卡住申报资格
技术改造项目通常有严格的立项时间限制,若项目立项早于政策规定的截止日期,可能会被视为“已完成项目”,从而失去申报资格。
政策原文摘录:
“申报项目应为尚未完工的在建项目或计划启动项目,原则上立项时间不得早于上年度同期。”
——《2024年度广东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企业常见错误:
l 使用旧项目的备案编号;
l 立项时间早于政策允许范围;
l 项目实际已完成但未及时结项。
建议做法:
提前规划技改项目的时间节点,确保立项时间、实施进度与申报要求同步,必要时可重新备案或调整项目周期。
四、企业信用信息未更新,存在不良记录影响审核结果
近年来,政府在项目审核中越来越重视企业的信用状况,特别是税务、环保、社保等方面的合规性。
政策依据:
“申报企业须无重大违法失信行为,且近3年内无严重环境违法记录。”
——《广东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
企业常见疏漏:
l 忽视社保缴纳情况;
l 未处理历史税务异常;
l 未查询“信用中国”平台是否有负面记录。
建议做法:
定期自查企业信用记录,提前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处于良好信用状态后再提交申报材料。
五、未按规定完成网上填报与纸质材料一致性核验——线上线下脱节
虽然大多数项目采用线上申报方式,但仍需线下提交纸质材料作为辅助审查。一旦线上线下数据不一致,将被视为“材料造假”或“材料不全”。
官方提示:
“各地市工信部门应对线上申报材料与纸质材料的一致性进行严格核验,凡不一致者不予推荐上报。”
——《关于做好2024年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
企业常见问题:
l 线上填写数据与纸质材料不同;
l 材料版本多次修改后未统一;
l 缺少签字盖章页或附件不齐全。
建议做法:
建立“双线检查机制”,确保所有材料在线上传与纸质提交内容一致;建议由专人负责资料复核,避免低级错误影响整体申报质量。
结语:细节决定成败,精准申报才能赢得扶持资金
技术改造项目申报看似流程清晰,实则环环相扣。尤其是上述5个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往往成为企业申报失败的关键原因。建议企业在申报前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研究政策文本,细致准备材料,必要时可寻求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提高申报成功率。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广东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申报避坑指南:常见被拒原因及应对策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