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购置与技术合规性问题
(一)设备类型不符
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粤工信规字〔2024〕7 号),政策仅支持生产用新设备(含工业软件),二手设备、办公设备、车辆等不计入补贴范围。例如,佛山某机械企业因购置二手数控机床(价值 300 万元)被系统自动剔除,因政策明确 “仅支持生产用新设备”。
规避方法:
优先采购生产设备(如生产线、检测仪器),排除办公耗材、车辆等非生产设备;
设备发票需注明 “生产用” 用途及不含税金额,避免因发票不规范导致金额核减。
(二)技术参数不达标
政策要求设备技术参数需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因检测报告仅包含基础功能测试(如安全性检测),缺乏 “耐磨性”“耐高温性” 等核心性能数据,导致技术评分不足。
规避方法:
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设备技术参数对比报告》,证明设备性能≥同类型新设备的 70%;
提供设备制造商或行业协会出具的《技术先进性说明》,明确设备技术优势。
二、材料准备与申报流程漏洞
(一)材料缺失或不规范
常见问题包括:
设备发票未注明型号:发票需与设备铭牌、合同一致,否则无法认定设备合规性;
第三方报告缺失:如《项目完工评价报告》《设备技术改造评估报告》等关键材料未提交;
财务数据矛盾:设备购置发票金额与合同、付款凭证不一致,或存在 “阴阳合同” 现象。
规避方法:
对照《广东省技术改造补贴申报材料清单》(粤工信规字〔2024〕7 号附件)逐项核查,确保材料完整;
设备发票、合同、付款凭证需形成完整证据链,避免数据逻辑矛盾。
(二)项目备案与纳统名称不一致
备案名称与统计局纳统名称需100% 一致,否则可能被判定为 “项目名称不符”。例如,东莞某电子企业因备案名称为 “5G 通信模块生产线技改”,而纳统名称为 “通信模块升级项目”,被直接否决。
规避方法:
备案时同步确认纳统名称,确保与申报材料一致;
若需调整项目名称,需提前通过 “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监测系统” 提交变更申请。
(三)发票要件缺失(占比22%)
政策原文:
"设备购置发票须注明:设备型号、序列号、是否含安装服务等核心信息,未明确数字化功能的设备不予认定"
(附件3 票据规范 第(五)条)
规避策略:
要求供应商在发票备注栏添加:"用于XX数字化改造项目"
数控系统需单独开具服务类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环保指标不达标(占比19%)
政策原文:
"项目改造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需同比下降10%以上,或达到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1级水"
(第五章 绩效标准 第二十八条)
规避策略:
改造前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基准能耗检测
优先选用《广东省节能技术推广目录》设备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