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五大环节

2025-06-19 17:03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对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创新活力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对于首次申报的企业而言,政策理解偏差、流程不熟悉等问题,极易导致申报失败或引发税务风险。

  一、政策适用范围的精准判定

  准确界定企业是否符合政策适用条件,是申报的首要环节。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适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二是企业需属于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如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明确排除在外。

  部分企业因未准确判断行业属性,盲目申报导致审核不通过。企业应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结合自身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精准定位所属行业,确保符合政策要求。

  二、研发活动的合规认定

  研发活动的合规判定直接影响加计扣除的准确性。政策规定,只有符合“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特征的活动,才属于可加计扣除的研发活动。企业需注意,常规性升级改造、产品常规设计等活动不属于研发活动范畴。例如,企业对现有产品外观的简单调整,不能纳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实际操作中,企业可通过建立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在项目立项阶段对照政策标准进行评估。企业应从项目的创新性、技术难度、预期成果等维度制定评估指标,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不予立项,从源头确保研发活动合规。

首次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五大环节

  三、研发费用的准确归集

  研发费用的准确归集是申报的核心环节。政策明确规定了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费用等八大费用的归集范围和标准。人员人工费用方面,只有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等可纳入,且兼职、临时聘用人员需满足全年累计工作183天以上的条件;直接投入费用中,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等可归集,但设备租赁费需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

  企业常因费用归集错误导致申报失败。企业应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按照不同项目、费用类别分别核算,同时留存领料单、设备使用记录等原始凭证,确保费用归集有迹可循。

  四、申报材料的规范准备

  完备且规范的申报材料是顺利通过审核的关键。企业需准备研发项目立项决议文件、研发费用辅助账汇总表、项目组编制情况和研发人员名单、经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委托研发合同等材料。材料内容需完整、数据需准确,且相互之间逻辑关系清晰。企业在准备材料时,应安排专人负责,对照政策要求逐项梳理,确保材料符合格式规范和内容要求,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机构进行审核把关。

  五、申报流程的有序推进

  熟悉申报流程并严格按要求操作,能有效避免因流程失误导致的申报失败。企业首先需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前完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目前多数地区已实现网上备案,企业需按系统提示上传相关材料;其次,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准确填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等报表;最后,做好资料留存备查工作,留存资料应自企业享受优惠事项当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结束次日起保留10年。

  部分企业因未及时完成备案或报表填报错误,无法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应制定申报时间表,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定期跟进申报进度,确保申报工作有序完成。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视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