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有一项硬性指标常常让企业困惑不已——那就是: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0%。
很多企业在申报前才发现自己的研发人员比例“卡线”甚至“不达标”,导致材料被退回或评审扣分。那么这个“10%”到底怎么算?兼职人员、临时工、实习生能不能算进去?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说清楚!
一、研发人员如何认定?
研发人员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人员,包括:
- 技术研发人员(如工程师、程序员、实验员等)
- 研发管理人员(如研发总监、项目经理等)
- 技术支持人员(如测试、中试人员等)
关键点:
- 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必须与企业存在正式或事实劳动关系。
- 是否实际参与研发:需提供研发项目立项书、考勤记录或工资表佐证。
二、兼职、临时工能否计入研发人员?
1. 兼职人员
✅ 可以计入,但需满足:
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且实际参与研发工作;
工作时间累计达到183天以上(按全年折算)。
❌ 不能计入的情况:
仅提供咨询服务,未直接参与研发;
工作时间不足半年。
2. 临时工(短期合同工)
✅ 可以计入,但需满足:
合同期覆盖申报年度,且实际从事研发;
工资、社保或个税记录与研发项目匹配。
❌ 不能计入的情况:
临时工仅从事生产、销售等非研发工作;
无任何薪资或社保记录。
三、研发人员占比10%如何计算?
计算公式:
科技人员占比 = 研发人员人数 ÷ 职工总数 × 100%
注意事项:
职工总数 = 全年在职人员(含正式、兼职、临时工)的月平均数。
研发人员 = 实际从事研发的累计人数,可跨项目重复计算。
社保不一致怎么办? 若部分人员(如兼职)未缴社保,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流水+个税记录佐证。
四、企业常见错误及规避建议
❌ 错误1:仅统计研发部门人员,漏掉跨部门参与研发的员工。
✅ 正确做法:根据实际研发参与情况统计,如生产部门的技术改进人员也可计入。
❌ 错误2:临时工全计入,但无任何工作记录证明其参与研发。
✅ 正确做法:保留项目分工表、考勤记录或研发日志作为证据。
❌ 错误3:兼职人员按人头算,未折算实际工作时间。
✅ 正确做法:累计工作时间≥183天才能按1人计算。
五、广东地区特别提示
广东省作为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之一,在研发人员审查方面相对严格。多地科技主管部门强调:
- 必须提供完整的社保缴纳证明 ;
- 研发人员名单需与研发项目、费用归集一一对应 ;
- 鼓励企业提供研发人员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参与项目说明等佐证材料 。
五、结语:提前规划,避免踩坑
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即将启动,研发人员占比虽然是个小指标,但却是一个容易忽视、又极易出错 的关键环节。
建议企业尽早梳理人员结构,合理安排研发团队配置,确保科技人员比例达标、材料真实完整,才能稳稳拿下高企资质,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多重红利!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高企认定2025年申报倒计时!3批次截止时间+材料准备全攻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