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持续推进“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简称“名优高品”)认定工作,旨在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产品。然而,不少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发现,通过率并不理想,部分项目甚至初审即被淘汰 。
根据2024年各地市科技主管部门反馈及专家评审意见汇总,材料不规范、技术指标模糊、佐证缺失等问题是导致不通过的主要原因 。
本文将围绕五大常见材料问题展开分析 ,并结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等官方文件内容,提供针对性整改建议,帮助企业提高申报成功率。
一、申报材料不合格的五类常见问题
1. 知识产权证明缺失或无效
很多企业在材料中未提供清晰、有效的知识产权证明材料,或提供的专利已失效、与产品关联性不强。
✅ 整改建议:
提供有效的专利证书、软著登记证书;
若暂无专利,可补充产品研发过程说明、技术秘密保护措施等辅助材料;
注重知识产权与产品的匹配度,避免“挂靠式”提交。
2. 技术指标描述含糊不清
部分企业仅简单罗列产品功能,缺乏对核心技术指标、创新点的数据支撑和系统阐述,无法体现产品先进性。
✅ 整改建议:
明确列出产品的关键技术参数、性能指标;
引用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技术成果报告;
对比行业同类产品,突出自身优势与突破点。
3. 市场应用证明材料不足
一些企业只提供少量销售合同或发票样本,且未注明客户反馈、应用效果等情况,难以体现产品的市场价值和推广能力。
✅ 整改建议:
准备至少3份代表性销售合同及对应的发票复印件(可脱敏处理);
补充客户使用反馈、合作案例介绍;
如有招投标中标记录、行业展会参展情况,也可作为加分材料。
4.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表达薄弱
不少企业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描述过于笼统,未能体现产品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 整改建议:
列出产品开发周期、关键节点、团队构成;
提供研发费用归集表、研发投入占比说明;
阐明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转化的具体路径。
5. 材料格式混乱、逻辑不清
有企业忽视了材料的结构化撰写,存在信息重复、重点不明、附件缺失等问题,影响专家评审效率,导致误判。
✅ 整改建议:
按照“企业概况→产品简介→技术说明→市场表现→成果佐证”的顺序组织材料;
使用目录索引、页码编号提升查阅便利性;
关键材料加盖公章,确保真实性与权威性。
二、结语:细节决定成败,材料质量关乎结果
“广东名优高品”不仅是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未来争取其他资质认证(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的重要背书。
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专家评分与认定结果 。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与专业性。
如您所在地区为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等地,可关注当地科技局发布的《2024年度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申报指南》,进一步了解属地化要求。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企业如何利用广东省名优高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