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以上企业培育:政策资源倾斜与高质量发展导向
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将进一步聚焦规模以上企业的培育,强化对研发投入、核心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力度,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升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政策解读,规模以上企业需提供更详实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包括近三年研发费用归集、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等,并需明确科技人员名单及在职证明(如社保、工资单等)。此外,科技人员占比要求可能从“不低于10%”调整为动态考核,重点考察研发团队的实际贡献。
(二)区域政策差异化支持
多地已明确将规模以上企业列为重点培育对象。例如,北京市丰台区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题培训会提出,对年营收超5000万元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申报辅导,并优先推荐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广东省、江苏省等地则通过叠加地方补贴(最高50万元)和税收返还政策,鼓励规上企业提升研发投入强度。
(三)产业链协同创新
政策导向强调企业需融入区域产业链,例如江苏省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智能工厂”“绿色供应链”等产业协同项目,以获取额外资金支持。
二、跨区域搬迁政策:资质互认与流程简化
为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跨区域搬迁政策迎来重大调整,重点体现在资质互认和迁移流程简化两方面。
(一)整体迁移资质延续有效
根据科技部等三部门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跨省级行政区域整体迁移的企业,在资格有效期内完成迁移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自动延续,无需重新认定。例如,上海市明确外省市高企整体迁入后,可直接换发新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
(二)部分搬迁需重新认定
若企业仅部分业务或分支机构迁移,则需由迁入地认定机构重新审核,重点核查知识产权归属、研发团队稳定性等核心指标。例如,江苏省要求部分搬迁企业提交税务迁移证明及研发场地租赁合同,以确保“实质性经营”。
(三)迁移流程数字化升级
多地推行“一网通办”迁移服务。以上海为例,企业可通过线上系统提交迁移申请,并上传税务转入证明等材料,迁入区审核通过后即时生效,大幅缩短办理周期。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