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前完成高企认定的核心价值
1. 强化企业科创属性证明
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规定:
“发行人应当业务完整,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
政策解析:
审核导向:科创板明确要求企业需具备“硬科技”属性,高企认定证书是证明企业研发能力、技术先进性的核心佐证材料。
数据支撑:2023年科创板上市企业中,87%拥有高企资质,研发投入占比平均达12.5%(数据来源:上交所年报统计)。
2. 规避上市审核风险
证监会《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2023修订)》问题26指出:
“发行人应充分披露核心技术来源、研发投入及成果转化情况,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存续期间存在重大异常的,需说明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实务影响:
问询高频点:未取得高企资质的企业,需额外解释技术先进性不足的原因,可能延长审核周期。
案例警示:某拟上市企业因高企资质到期未续期,被要求补充3年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导致IPO进程推迟9个月。
二、科创板申报的专项政策优待
1. 上市条件适配性优化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章第十条:
“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政策红利:
市值门槛降低:高企可适用“研发型”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以40亿元估值上市(需近3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5%)。
审核绿色通道:2023年高企科创板过会率78%,非高企企业过会率仅52%(数据来源:Wind金融终端)。
2. 定向融资工具支持
《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的通知》(国科发火〔2022〕145号)明确:
“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项目。”
资本运作优势:
融资成本降低:高企发行科创债可享受贴息补助,某生物医药企业2023年发行3亿元科创债,实际利率较普通公司债低1.2%。
估值溢价显著:科创板高企市盈率中位数达65倍,高于板块平均水平23%(截至2024年6月数据)。
三、战略实施路径建议
1. 高企资质申报时间轴
启动节点:建议在Pre-IPO轮融资前2年完成认定,确保上市申报期资质在有效期内。
数据校准: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重点优化研发费用占比(收入5%以上)、科技人员占比(10%以上)等关键指标。
2. 科创板申报材料衔接
核心技术披露:在高企申报材料基础上,完善《发行人核心技术及创新机制专项说明》。
知识产权布局:参照《科创属性评价指引》,上市前发明专利应达5项以上,且与主营业务收入关联度超60%。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企需要哪些条件?研发人员占比要求是多少?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