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定失败常见原因
(一)申请条件不符
1. 知识产权问题
(1) 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知识产权是高新认定的重要指标,企业若未能拥有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数量过少,在评审中会处于劣势。例如,一家软件企业仅有少量软件著作权,且缺乏创新性,难以证明其技术优势。此外,低质量、仅用于凑数、缺乏技术含量或创新性的知识产权,如仅用于外观或包装设计的简单专利,在高新认定中可能不被认可。
(2) 权属不清:知识产权所有权人必须是企业。若专利所有权属于个人,未在申报前将专利转至公司名下,或知识产权有多个权属人时,未明确在申请时的使用规则,会导致权属纠纷,使认定受阻。比如,两家企业共同开发一项专利,在其中一家申请高新认定时,未取得另一家放弃使用该专利申报的证明文件。
2. 研发费用比例不达标
(1) 整体比例未达要求: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需符合特定要求。如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 5,000 万元(含)的企业,该比例不低于 5% 。若企业实际研发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对应比例,会导致认定失败。例如,一家销售收入 3000 万元的企业,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仅 3%,远低于标准。
(2) 境内研发费用占比不足: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 60%。部分企业过于依赖境外研发,导致境内研发费用占比不达标,影响认定结果。
(3) 科技人员占比不足: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需不低于 10%。若企业科技人员数量较少,无法达到该比例,会使企业在这一指标上失分。如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一线生产工人众多,而科技研发人员占比过低。
(4)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问题: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60%。企业若无法准确核算或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不足,将难以通过认定。比如,部分企业业务多元化,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未突出,占比仅 40% 左右。
(二)材料准备问题
1. 材料不完整:申请材料需涵盖知识产权、研发活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标准制定等多方面的证明材料。若企业遗漏某些关键材料,如研发项目的立项证明文件、已验收项目的结题报告等,会被专家以材料不齐一票否决。
2. 材料逻辑混乱:各部分材料之间缺乏逻辑连贯性,无法清晰展示企业的高新技术属性和创新能力。例如,研发费用的归集与研发项目、知识产权之间的关联不明确,财务报表数据与研发活动的描述不一致。
3. 证明材料不充分:在证明知识产权的先进性、研发项目的创新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等方面,提供的证明材料不足。如仅提供知识产权证书,未提供反映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对科技成果转化仅简单说明,缺乏具体的应用成效证明。
(三)财务问题
1. 财务报表不规范:企业提供的经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若存在编制不规范、数据错误、附注披露不完整等问题,会影响评审。例如,财务报表未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在报表中记录混乱。
2. 审计报告资质不符: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若不满足承担认定工作当年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占职工全年月平均人数的比例不低于 30%,全年月平均在职职工人数在 20 人以上,且近三年内无不良记录等条件,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不被认可。
3. 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在研发费用归集过程中,未能准确区分研发费用与其他费用,将不应计入研发费用的项目错误归集。如将生产用材料费用误计入研发费用,或者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分摊不合理。
二、避免被驳回的方法
(一)提前规划与自查
1. 对标认定条件:企业在申请前,应仔细研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对照认定条件,全面评估自身情况。例如,提前核算研发费用比例、科技人员占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等关键指标,确保符合要求。
2. 完善知识产权布局:提前规划知识产权获取,通过自主研发、受让等方式,确保拥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同时,明确知识产权权属,避免纠纷。如软件企业可提前布局软件著作权申请,技术型企业加大发明专利申请力度。
(二)精心准备申请材料
1. 确保材料完整性:按照申请材料清单,逐一准备各项材料,避免遗漏。建立材料清单核对表,在提交前仔细核对。例如,准备好知识产权证书及反映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研发活动的立项证明和结题报告等。
2. 增强材料逻辑性:梳理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个申请材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撰写申请材料时,注重研发项目、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关联阐述。如在描述研发项目时,说明如何产生知识产权,以及这些知识产权如何应用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生产。
3. 提供充分证明材料:为关键指标和创新点提供丰富、有力的证明材料。如在证明科技成果转化时,提供产品销售合同、客户反馈、第三方检测报告等,增强说服力。
(三)规范财务管理
1. 规范财务报表编制: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确保数据准确、完整,附注披露详细。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选择合格审计机构:挑选符合资质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确保审计报告的有效性。在选择时,考察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信誉和专业能力。
3. 准确归集研发费用:建立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明确研发费用的归集范围和方法。设置专门的研发费用科目,规范费用报销流程,确保研发费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深圳企业申请高新认定的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