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评选与绿色制造体系的深度融合,是落实 “双碳” 战略的重要抓手。根据《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管理办法(2024 修订版)》,企业需满足能耗达到行业先进值、主导或参与制定绿色制造标准等核心条件。同时,《广东省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纳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要求企业在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一、碳中和目标下的申报加分项解析
(一)绿色工厂认证
政策依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 2024 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需提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 50001)、碳足迹核算报告等材料。
加分逻辑: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的企业,在单项冠军评选中可直接获得 **“质量效益高” 指标的 3 分加分 **(满分 10 分)。例如,江门海鸿电气凭借立体卷铁心变压器技术的绿色制造体系,同时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和省级单项冠军。
(二)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
政策依据:《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 年行动计划》提出,对参与碳捕集(CCUS)、氢能等前沿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优先支持。
加分逻辑:企业若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如余热回收、光伏应用)或绿色产品研发(如低碳建材、新能源装备)领域取得突破,可在 “持续创新能力” 指标中获得2-5 分加分。例如,清远东鹏控股通过陶瓷生产全流程低碳改造,获得 “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称号,并成功申报省级单项冠军。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
政策依据:《广东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企业建立供应商绿色工厂培育计划,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减碳。
加分逻辑:主导或参与绿色供应链建设的企业,在 “产业链协同” 指标中可获得2 分加分。例如,广州立白集团通过 “绿色供应商认证” 体系,带动 300 余家供应商实施清洁生产,其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被纳入省级示范案例。
(四)碳足迹管理与循环经济
政策依据:《广东省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明确,企业需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并对外公布,符合条件的可在 “环境排放” 指标中获得1.5 分加分。
加分逻辑:若企业通过碳足迹标签认证(如 PAS 2050)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废钢再生、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可在 “资源循环利用” 指标中额外获得1 分加分。例如,韶钢松山通过电炉短流程炼钢技术,实现吨钢碳排放降低 30%,并入选省级单项冠军。
二、申报材料准备与风险规避
(一)绿色制造证明材料清单
1. 基础材料:
绿色工厂认证证书(国家级 / 省级);
近 3 年能源审计报告及能耗限额达标证明;
碳足迹核算报告(需第三方机构核查)。
2. 加分材料: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方案及供应商绿色工厂名单;
低碳技术研发项目立项文件及成果转化证明(如专利、标准);
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验收文件(如废钢加工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
(二)典型问题与应对策略
问题 1:绿色制造与产品关联性不足
解决方案:在申报书中明确绿色制造技术如何提升产品性能(如东鹏陶瓷通过低碳工艺提升瓷砖强度),并附技术经济性分析报告。
问题 2:第三方证明机构资质不符
解决方案:选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赛迪顾问等权威机构出具市场占有率报告,或引用工信部产业报告中的行业数据。
问题 3:碳足迹数据来源可信度低
解决方案:采用ISO 14064 标准进行碳排放核算,并通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机构审核。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企业申请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成功的关键要点分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