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支持产业领域(聚焦“20+8”产业集群与前沿技术)
根据2024年《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指南》《广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方案》及《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领域为建站核心方向: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支持芯片设计、先进封装、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如深圳鹏城实验室合作项目)。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重点扶持大模型开发、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场景应用(广州优先支持方向)。
量子信息与光载信息技术:依托深圳未来产业布局,推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领域产学研合作。
2.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广州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重点支持)。
低空经济与空天技术:支持无人机、卫星通信、航天器部件研发(深圳“20+8”未来产业集群之一)。
3.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创新药与精准医疗:聚焦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如中山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合作案例)。
核医疗与生物安全:依托散裂中子源等重大设施,开发放射性药物及检测技术。
4. 新能源与绿色低碳技术
储能与氢能:支持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光伏材料研发(佛山仙湖实验室续建案例)。
节能环保技术:覆盖碳捕集、工业节能装备、循环经济等领域(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企业优先)。
5. 新材料与未来产业
前沿新材料:包括超导材料、生物基材料、石墨烯(金发科技等龙头企业为重点申报单位)。
合成生物与脑科学:推动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产业化(深圳未来产业布局)。
二、申报核心条件(2025年最新门槛)
1. 主体资质要求
注册与运营:广东省内注册满1年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财务能力: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3%(深圳要求),或近三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广东制造业500强榜单。
2. 科研能力门槛
创新平台:需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载体(如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人才基础:全职科研团队中博士学历人员占比≥10%,或承担过省级以上人才项目。
3. 合作要求
院士匹配度:研究方向需与院士团队专长高度契合,合作期限不少于3年(深圳要求签订4年协议)。
成果转化目标:需明确技术攻关路径及产业化预期(如广东工业大学与院士合作的芯片封装技术转化案例)。
科泰集团(https://www.gdktzx.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